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中評社 李娜攝) (記者 李娜)11月16日,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在第三屆“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他表示,廣大臺灣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的主流民意沒有改變,希望兩岸多交流多合作的心態沒有變,希望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臺海和平穩定的心聲沒有變。當前臺海形勢雖然復雜嚴峻,但逆流只能喧囂一時,并不能改變兩岸關系向前發展的歷史大勢。兩岸關系終將撥云見日,柳暗花明。 楊毅周指出,此次研討會旨在探討在當今新時代下兩岸關系的新形勢,分析臺灣民情新變化,研究對臺理論新發展,拓展兩岸關系新路徑。希望圍繞著新時代新形勢下臺灣民情的新變化,探索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新方法,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兩岸一家親”理念落實好,造福兩岸同胞。楊毅周在講話中談了三點看法。 一是,全面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形勢,增強對世界歷史潮流和當今形勢規律的認識。 當今世界形勢正面臨著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正呈現“西退東升”的新態勢。一方面是中國的快速崛起,另一方面西方社會的相對衰落。今年的新冠疫情更是清晰地展現了這兩個大局的基本樣貌,加速了這兩個大局的進程。可以說,當今世界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兩個大局”的新時代,這是新時代的基本特征、基本走勢,決定著世界、中國、兩岸關系的基本樣貌,是我們判斷形勢的基本依據。新舊格局的轉變,新舊力量的碰撞,新舊觀念的摩擦,使得這個新時代有和平發展,也會出現新的沖突,新的斗爭形勢;使得新時代既有新的機遇,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機遇與挑戰并存。這樣的新時代也影響著兩岸關系的形勢走向。一方面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入融合發展的新階段,兩岸經貿關系更加緊密,祖國統一有了新進展。另一方面,美國大打“臺灣牌”,美臺勾連更加緊密,臺灣政治形勢出現了新的變化,“臺獨”危險性也在上升,兩岸關系形勢復雜嚴峻前所未有。然而,只要我們牢牢把握兩個大局的基本態勢,就能夠更加清楚地看到,外國勢力干涉中國內政、臺獨分裂勢力分裂祖國的行徑必將遭到徹底的失敗,時與勢在祖國大陸這一邊,歷史的正確在祖國大陸這一邊。我們要團結兩岸臺胞,站在歷史正確的這一邊,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 二是,全面準確把握臺灣民情新動態,久久為功達成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1月2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廣大臺灣同胞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是我們的骨肉天親。我們堅持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一如既往尊重臺灣同胞、關愛臺灣同胞、團結臺灣同胞、依靠臺灣同胞,全心全意為臺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在歷史的長河中,臺灣同胞為了做中國人的尊嚴,保衛自己的家園,拋頭顱、灑熱血,犧牲無數,體現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核心價值。近年來,臺灣民情出現了一些新變化,臺灣民眾的疏離感有所增強,不利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究其原因,就是島內“臺獨”分裂勢力挾洋自重,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歪曲污蔑“一國兩制”,在島內推行“去中國化”,推進“漸進臺獨”。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操弄島內政治,篡改歷史,誤導民眾,煽動兩岸同胞對立,干擾兩岸交流合作,打壓島內愛國統一力量,沖擊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局面。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廣大臺灣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的主流民意沒有改變,希望兩岸多交流多合作的心態沒有變,希望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臺海和平穩定的心聲沒有變。臺灣民情的這些新動態,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全面分析、科學評估,從中總結規律,以化解兩岸同胞的心結,為達成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提供基礎。 三是,全面準確把握“兩岸一家親”的深刻內涵,不斷強化兩岸同胞的情感紐帶。 “兩岸一家親”源于兩岸同胞的天然血脈和歷史文化,是兩岸同胞親情關系體現。它深刻地體現了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有著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連結、共同的愿景,這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情。這種親情扎根于中華民族大家庭,扎根于五千年中華歷史文化,扎根于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扎根于兩岸同胞休戚與共的血緣關系。這種親情,與生俱來,渾然天成,血濃于水,不可磨滅。親上親好,才能人和包容,才能其義斷金。“兩岸一家親”是兩岸同胞互相理解、以誠相待的重要基礎,是推動兩岸攜手同心、一起前進的重要力量,是撫平創傷、化解心結,推進現實問題解決的重要紐帶。當前,兩岸關系嚴峻復雜,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有所減緩,“兩岸一家親”受到不斷挑戰和逐漸侵蝕。但越是形勢嚴峻,越是情況復雜,越是困難重重,我們越要始終堅持“兩岸一家親”,加強兩岸同胞的血肉聯系;越要深入研究“兩岸一家親”,不斷踐行和豐富“兩岸一家親”的深刻內涵和情感紐帶;越要大力宣揚“兩岸一家親”,讓更多兩岸同胞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楊毅周指出,這次研討會的召開,適逢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剛剛勝利閉幕。隨著《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提出,我國又開始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在第一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勝利在望的基礎上,又向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建議》把“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列為“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了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現實定位和目標任務,闡述了我們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政策主張,提出了要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臺獨”分裂活動。五中全會的《建議》,必將為推進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奠定更堅實基礎,提供更有力支撐。 楊毅周強調,當前臺海形勢雖然復雜嚴峻,但逆流只能喧囂一時,并不能改變兩岸關系向前發展的歷史大勢。兩岸關系終將撥云見日,柳暗花明。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兩岸一家親”理念,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貢獻力量。 來源:中評社
責任編輯:左秋子 |